考研政治毛概讲义:11.2 构建社义和谐社会总思路1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和目标
指导思想(十六届六中全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科学发展。(工作方针)
3.改革开放。(主要动力)。
4.民主法治。(重要保证)
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重要条件)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六条有机整体体现根本要求。不同角度,回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谁建.靠谁建.怎样建的问题,指明了应当遵照什么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据什么原则统筹全局.根据什么要求推进发展.运用什么方式保证和谐。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十六届六中全会)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l)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人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着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着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9)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十七大:“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人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