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重难点权威解析之十七
81、什么是德育的在集体中教育原则?贯彻在集体中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2)贯彻在集体中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
②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
③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教育。
82、什么是德育的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2)贯彻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
②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互相配合;
③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
83.在中小学德育中如何运用说服教育法?
(1)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方式。
(2)运用说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①明确目的性。
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③注意时机。
④以诚待人
84、在中小学德育中如何运用榜样(示范)法?
(1)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样板。
(2)运用榜样示范法的基本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
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③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85.在中小学德育中如何奖惩教育法?
(1)奖惩教育法,即奖励与惩罚法,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引起学生愉快和痛苦的体验进而强化或纠正学生某些行为的方法。奖惩教育法包括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等方式。
(2)运用奖惩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第一,提高对奖惩关系的认识。
第二,目的明确,具体有度。
第三,客观公正,有利于团结。
第四,奖励为主,抑中带扬。
86、中小学德育的途径有哪些?
(1)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
(2)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与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87、试分析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趋势。
(1)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①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德育工作重视不够,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
②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
③知与行分离,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
④德育方法单一,缺乏吸引力和感染。
(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扎实推进学校德育的主要措施。
①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
②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
③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
④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
⑤要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各种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文化体育活动、怡情益智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培养劳动观念和创新意识,丰富课外生活;
⑥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⑦要把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
⑧要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教育,坚决防止毒品、邪教进校园;
⑨改革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方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⑩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服务工作也要明确育人职责,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⑿切实加强中小学共青团和少先队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⒀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上一篇:教育学原理重难点权威解析之一
下一篇:报考历史学要多思考有耐心